辣条;小龙虾;泡椒凤爪—英文翻译

之前的一则新闻可能大家有所耳闻:四川成都一家公司因为7名员工业绩不达标,被领导罚吃“死神辣条”,结果其中两人因感觉胃部烧灼、冒冷汗、当场晕倒被送医院抢救。

在吃辣条事件过去一个多月后,公司方面称员工刘某因业绩不佳被“优化”自愿离职。

“死神辣条”网图

不能吃辣的轻松君当时看到这条新闻后,属实感到后怕。尽管很多小伙伴平时撸串、涮锅、吃小龙虾都是“无辣不欢”,但有的辣味真的不能随便吃啊!

那大家知道辣条的英文怎么说吗?可不是驰名商标 WeiLong 哦~

辣条

辣条的两种英文表达:

第一种:hot strip 辣条第二种:spicy gluten 辣面筋;辣条“hot strip”根据字面意思直译过来:“hot”除了“热”,还有“辣”的意思;“strip”作为名词,有“长条,板条”的意思,所以辣条直译过来就是“hot strip”,说法上也是非常好理解的。

实际上这两个英文单词都有非常丰富的意思,所以作为一个短语,hot strip在词典里的意思是“热轧钢带”或“热轧钢板”。

spicy [ spasi]

辛辣的;辣味的

eg:Thai food is hot and spicy.

泰国菜味道辛辣浓烈。

gluten [ ɡlut()n]

面筋;辣条

eg:Gluten develops elasticity in a dough.

麸质使生面团有韧劲。

有老外不知道辣条是什么?

你可以告诉他“spicy and chewy” 又辣又有嚼劲!

chewy 美 [‘tui] 柔软而会黏着的;难嚼的;有嚼劲的

例句:

Spicy gluten is most popular snack food for under 25s in china.

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受欢迎的零食。

麻辣烫

麻辣烫,“麻”的英语可以说是 spicy/hot,“辣”的英语也可以说是spicy/hot,“烫”也是hot,麻辣烫,是不是就应该叫做 spicy spicy hot 或者 hot hot hot 了?

不不不,它的名字可不这样叫哦~

因为要突出麻辣烫那种“麻辣”,所以它的英文就是:Spicy hot pot 麻辣烫

Sichuan spicy hot pot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pper is denied.

川味麻辣火锅中,花椒的应用更是功不可没。

小龙虾,英文该叫啥?

小龙虾的英文表达有两种:

crawfish: [‘krf]

crayfish: [‘kre’f]

复数形式:crawfishes,crayfishes

两词略有区别:crayfish更加官方,标准, 但crawfish更通俗,使用也更多, 菜单上也更多用crawfish。美国人多用crawfish,而英国人多用crayfish。

有一种说法:小龙虾也是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特产,正是因为当地人的口音,“crayfish“被发音成”crawfish“。

另外,在Goggle中搜索“crawfish,出来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小龙虾不同的做法,可见它并不是中国人的独家美食,老外似乎也爱吃。

①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crawfish today?

你今天想来点小龙虾吗?

②Crawfish is easy to go with beer in summer.

夏天小龙虾和啤酒超级搭配哦。

泡椒凤爪

说起辣味小吃,泡椒凤爪一定要拥有姓名!

泡椒凤爪其实就是鸡爪子,鸡爪的翻译是 Chicken Feet.

泡其实是腌制,椒是辣椒,泡椒也就是 pickled peppers.

所以泡椒凤爪的英文翻译就是“Chicken feet with pickled peppers”.

Look, I am eating Chicken feet with pickled peppers.

看,我在吃泡椒凤爪。

相关英文拓展:

Sauteed Bullfrog with Pickled Peppers 泡椒牛蛙

Turtle with Pickled Peppers 泡椒甲鱼

Shredded Duck with Pickled Peppers 泡椒鸭丝

Гибискус

秋葵—医学百科

Hibiscus

秋葵_秋葵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食疗功效_医学百科

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

5 概述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保健食品种子可榨油,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的根、叶、花或种子

拉丁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cnch[Hibiscus esculentus L.]

采收和储藏: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抖去泥土,晒干或炕干。叶于9-10月采收,晒干。花于6-8月采摘,晒干种子于9-10月果成熟时采摘,脱粒,晒干

7 原形态

咖啡黄葵 一年生草本,高1-2m。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互生;叶柄长7-15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mm,被疏硬毛。叶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两面均被疏硬毛,边缘具粗齿及凹缺。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mm,具毛脉纹。花期5-9月。

生境分布

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

9 栽培

生物学特征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阳光充足之地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9-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贮藏备用。于春季播种生长期多浇水,施肥。

10 性味

淡;寒

11 功能主治

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1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13 秋葵营养价值

秋葵含有果胶牛乳聚糖等,具有帮助消化、治疗胃炎和胃溃疡、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其含有铁、钙及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预防贫血的效果。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并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含有维生素A,有益于视网膜健康、维护视力

对青壮年和运动员而言,秋葵可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同时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蛋白质草酸钙等,经常食用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

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

另外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

14 秋葵的选购

秋葵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呼吸作用相当快速,使组织快速老化、黄化及腐败。最好储存于7℃~10℃的环境中,约有10天的储存期。不可净碎冰直接撒在果实上面,否则会产生水伤斑点。买来秋葵后要防止擦伤,否则擦伤后数小时即变黑。

15 秋葵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合胃炎、癌症、胃溃疡贫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别是青壮年、运动员、护肤女士、男士更应该多吃;

2. 但是秋葵属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

16 秋葵的食用建议

秋葵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在凉拌和炒食之前必须在沸水中烫三五分钏以去涩。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秋葵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古籍中的秋葵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Abelmoschi Corolla

秋葵—中药

秋葵【中药】【中医百科】

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7%A7%8B%E8%91%B5

秋葵

黄蜀葵花
#

名称

Abelmoschi Corolla

黄蜀葵,黄葵,侧金盏,侧金盏花,秋葵,棉花葵,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原形态】

黄蜀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m。疏被长硬毛。叶互生;叶柄长6-18cm,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l-1.5cm。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cm,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1-6cm,两面疏被长硬毛,边缘具粗钝锯齿。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mm,宽4-5mm,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cm;雄蕊柱长1.5-2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cm,直径2.5-3cm,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花期8-10月。

  1. 黄蜀葵花
  2. 侧金盏
  3. 棉花葵
  4. 黄秋葵
  5. 金花捷报
  6. 棉花七
  7. 棉花蒿
  8. 小棉花
  9. 溪麻
  10. 野芙蓉
  11. 野甲花
  12. 黄蜀葵

秋葵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朵。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脉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内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合成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5裂。气微香,味甘淡。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研末内服,3~5g。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秋葵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朵。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

注意禁忌

孕妇忌服。

秋葵的药方

  • 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Абельмош

秋葵

Abelmoschus

编辑词条

秋葵(8)

秋葵(拉丁学名: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k.),别称黄秋葵,俗名为养面花、豹子眼睛花、追风药等,锦葵科秋葵属多年生草本[1],素有“蔬菜王”之称。

秋葵,高1-2米,疏生长硬毛。叶互生,掌状5-9深裂;裂片矩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1-6厘米,两面有长硬毛;叶柄长6-18厘米。花大,单生叶腋和枝端;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宿存,有长硬毛;花萼佛焰苞状,5裂,果时脱落;花淡黄色,具紫心,直径12厘米。原产地印度,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山谷、草丛间。茎皮纤维可代麻用;根富含粘液,为粘滑剂,亦作造纸糊料;全株供药用,有清热凉血之效[2]

快速导航

中文学名秋葵拉丁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科锦葵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锦葵目别称金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洋辣椒二名法Hibiscus esculentus族木槿族属秋葵属种秋葵

展开


1形态特征

编辑

秋葵(12)一年生草本,高1-2米;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掌状3-7裂,直径10-30厘米,裂片阔至狭,边缘具粗齿及凹缺,两面均被疏硬毛;叶柄长7-15厘米,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毫米,被疏硬毛。

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厘米,疏被糙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约1.5厘米,疏被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厘米,花瓣倒卵形,长4-5厘米。

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毫米,具毛脉纹。花期5-9月。

2生长习性

编辑

秋葵(3)温度:咖啡黄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

水分:咖啡黄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光照:咖啡黄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土壤:咖啡黄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3分布范围

编辑

秋葵(3)中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云南和广东等省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由于生长周期短,耐干热,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湖南、湖北等省栽培面积也极广。

4繁殖栽培

编辑

种植方法

直播

秋葵(3)咖啡黄葵多行直播。一般以春播为佳。因其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及结荚的适宜温度均在25℃以上,故其播种又不宜过早,一般在终霜后、地温15℃以上时直播较好。中国南方春天气温较高,可在2月以后直播;北方气温较低,其播种适期则宜在5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4月上旬播种,沿海地区以4月下旬播种为宜。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10千克。

育苗

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3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秋葵(3)咖啡黄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黄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生育周期

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田间管理

  1. 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浇水施肥

  1. 浇水,咖啡黄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咖啡黄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2.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秋葵(3)咖啡黄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采收方式

秋葵(3)咖啡黄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采收时间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方法:采收人员要穿长裤和长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损伤植株;注意剪净,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荚的生长发育。

采后保鲜

秋葵(3)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5病虫防治

编辑

病害

疫病

咖啡黄葵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当幼苗长20厘米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绿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克露)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

病毒病

咖啡黄葵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力、结实少或不结实。防治办法:不从病田留种、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WP400-500倍液或20%病毒AWP4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防治3次,隔7-10天1次。

虫害

毒毛虫
咖啡黄葵主要为害幼苗期,常在出苗后取食叶肉成缺刻,严重时反留叶脉。防治:用10%除尽EC1500倍液或5%锐劲持SC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EC+氰戊菊脂EC3000倍液喷雾。
美州斑潜蝇
咖啡黄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可用1.8%爱福丁EC(阿维菌素)5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EC1000倍液或48%乐斯本EC1000倍液或5%锐劲特SC800倍液防治。
蚜虫
咖啡黄葵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较重,可用吡虫啉类农药如10%一遍净、10%蚜虱净10%大功臣等3000倍液。
蚂蚁
咖啡黄葵开花后蚂蚁常聚集在花器上为害。防治用48%乐期本EC1000倍液喷雾或5%锐劲特EC1500倍液喷雾或用锐劲特0.3%的药液拌木屑撒于蚂蚁出的地方诱杀。
咖啡黄葵采收间隔日期短,所用药剂一定要选用无公害蔬菜的适用农药,喷雾时尽量不要喷在花器或嫩果上。
地老虎
地老虎昼伏夜出,苗期常咬断主茎,造成断苗。一般常用糖醋液引诱捕捉或清晨挖土捕捉,也可用专用农药药杀。

6主要价值

编辑

研究价值

叶、芽、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种子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元素;能提取油脂和蛋白质;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种子含油约15-20%,油脂合少量棉籽酚,微有毒,经高温处理后可食用或供工业用。

观赏价值

咖啡黄葵花果期长,花大而艳丽,花有黄色、白色、紫色,因此中国台湾等地也作观赏植物栽培。

食用价值

咖啡黄葵有蔬菜王之称,其嫩荚肉质柔嫩,含有由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使黄秋葵有一种特殊风味,口感爽滑;一般可炒食、做汤、腌渍、罐藏等。除嫩果可食外,其叶片、芽、花也可食用。

营养价值

秋葵(3)咖啡黄葵的营养丰富,幼果中含有大量的粘滑汁液,具有特殊的香味。其汁液中混有果胶,牛乳聚糖及阿拉伯聚糖等。它的果胶为可溶性纤维,在现代保健新观念中极为重视。凡经常食用它有健胃肠,滋补阴阳之功效。据测定每百克嫩果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0.1克、糖类2.7克,纤维素A66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维生素44毫克、钙81毫克、磷63毫克、铁0.8毫克,是一种新世纪理想的高档绿色营养保健蔬菜。

药用价值

入药:根:止咳。树皮:通经。用于月经不调。种子:催乳。用于乳汁不足。全株:清热解毒,润燥滑肠。

7词条图册

1 / 3

参考资料:

1.

黄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iPlant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1-11-23]

2.

秋葵

中国自然标本馆[引用日期2022-02-16]